2023年10月9日,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信用管理學科帶頭人吳晶妹在《人民日報》理論版發表署名文章《拓展信用經濟理論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以下為全文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法治經濟!鄙鐣庞皿w系建設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伴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信用體系逐步建立健全。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動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和成效。我國信用法規制度建設有序推進,信用信息共享水平顯著提高,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基本實現全覆蓋,信用承諾和告知承諾制廣泛推行,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全社會信用意識明顯增強,信用對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防范化解風險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實踐的推動下,學術理論界圍繞信用的內涵、信用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信用文化建設等開展研究,形成了一些成果。比如,有關信用內涵的研究提出,信用具有價值,可以通過有關主體的社會聲譽及其在經濟活動中的授信額度、行為記錄與評價等表現出來;經濟主體的信用無法從他人那里獲取,只能依靠自身積累,這一過程也會推動提高整個社會的信用程度。有關信用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發現,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信用在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對一個國家或社會的資源配置效率產生重要影響。有關信用文化的研究發現,中國傳統誠信文化在市場交易與社會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信用經濟的發展推動著中國傳統誠信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弘揚中國傳統誠信文化也有助于推動建立信用共識、促進信用經濟實踐。有關信用評價的研究提出,從誠信度、合規度、踐約度三個維度考察一個主體的信用并形成適當評價,有助于改善全社會的信用環境,并對提升經濟運行效率和公平性產生積極作用。
總體來看,這些研究綜合運用經濟學、金融學、社會學、心理學、公共管理學等多學科視角,對凝聚誠信社會建設共識、促進誠信文化與市場經濟融合、完善社會信用制度、推動信用經濟實踐等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同時也應看到,與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實踐活動相比,信用經濟理論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還有待拓展。要進一步加強信用經濟理論研究,推動信用經濟理論體系化學理化,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學理支撐。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馬克思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信用的起源、信用的內涵、信用制度的形成及其對經濟運行的作用等進行了研究,作出了很多論述。比如,他在《資本論》中指出,信用是“以償還為條件的付出——一般地說就是貸和借的運動,即貨幣或商品只是有條件讓渡的獨特形式的運動”“一切節省流通手段的方法都以信用為基礎”,等等。這對于我們加強信用經濟理論研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治意識、契約精神、守約觀念是現代經濟活動的重要意識規范,也是信用經濟、法治經濟的重要要求”“要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等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我們加強信用經濟理論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誠信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沉淀和傳承下來的道德品格與精神追求。比如,《史記》中記有“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生動表明信守諾言是為人處世的一種美德,具有巨大經濟價值;《管子》中記有“非誠賈不得食于賈,非誠工不得食于工,非誠農不得食于農,非信士不得立于朝”,體現了各行各業中信用規則的廣泛存在及其約束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信用有價理念、信用規則意識和履約踐諾精神等,至今仍有重要價值。加強信用經濟理論研究,需要進一步挖掘與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誠信文化精髓,并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蓢@如何推動誠信文化融入法律法規、行業規范,促進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問題開展研究,為促進信用經濟發展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堅持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只有立足中國實際,認真研究解決我國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提出具有主體性、原創性的理論觀點,才能更好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新征程上,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加強信用經濟理論研究,可在以下四個方面著力:一是著眼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圍繞如何以信用建設推進質量和品牌建設、打造誠信消費投資環境,如何準確評判信用狀況、提升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等問題開展研究。二是著眼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關系,圍繞如何發揮信用服務市場積極作用、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如何以健全的信用機制暢通國內大循環、以良好的信用環境支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等內容開展研究。三是著眼構建新發展格局,圍繞扎實推進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與國民經濟體系各方面各環節深度融合,進一步發揮信用對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等開展研究。四是著眼防范化解風險,圍繞如何充分發揮信用在金融風險識別、監測、管理、處置等環節的作用,如何推動金融機構和征信、評級等機構運用大數據等技術加強跟蹤監測預警,如何依法保護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維護個人信息合法權益等方面開展研究,筑牢信用安全屏障。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
轉自:吳教授信用管理工作室
上一篇:林鈞躍:信用規則體系——社會信用體系的基礎組成部分 2023-06-01
下一篇:門立群:四個方面夯實高質量發展的信用基石 2023-11-20